不廢話,進主題。 一則好書精華:殺不死你的,使你更長壽 台北輻射鋼筋事件 1980 年代的台北,正處於廣泛建設的時期,也就是大興土木、到處蓋樓蓋房的時期。然而,當時有一批受到放射性物質鈷-60 汙染的鋼鐵,被用來蓋 1,700 多棟公寓,蓋完後,居民入住,住了許久都沒人察覺到異樣。直到 1990 年代,這些公寓才被發現有輻射污染。也就是說,這些居民住在輻射屋已有 10 年之久。 在輻射籠罩下生活 10 年,一般人都會認為居民的身體可能已產生不可逆的傷害。但令人驚訝的是,當醫師檢視這些輻射公寓裡居民的病歷後發現,這些居民罹癌的機率,竟然比起住在正常公寓裡的居民還要低!有接觸輻射的人,比沒有接受輻射的人更健康! 要知道,輻射是一種高能量粒子,它可以穿進我們的身體,對我們的 DNA 動手腳,進而導致罹癌。但住在台北輻射屋裡的居民似乎不受影響,怎麼回事? 學者認為,這是因為輻射屋裡的輻射劑量很低,未達致命量,所以沒有對人體造成太多傷害。更正確地說,這樣的低劑量輻射,確實給居民身體造成了微小的傷害,但這些傷害小到人體足以恢復,且在恢復過程中變得更強壯。...
29 days ago • 1 min read
祝大家新年快樂! 以後我的電子報改為每四週發一次,因為我想把更多的創作量能投注在網站上,也就是寫更多與閱讀、寫書評相關的教學文。 一則好書精華:6 種長壽神藥 最近讀了《為何龍蝦不會變老,水母會逆齡,人類卻無法》,這是一本在談「人類在研究長壽的路上碰上哪些瓶頸」的書,裡頭也介紹了很多長壽科學。 我從書中整理出 6 種長壽神藥,然而,目前只有最後一種你能正常吃。 雷帕黴素 亞精胺 尿石素 A 漆黃素 二甲雙胍 大蒜 雷帕黴素 雷帕黴素,一種在復活節島上的土壤萃取出的抗生素。 功用是讓你的身體減緩細胞的「增長」,從而轉向「修復」和「維護」細胞。這樣一來,細胞壽命會變長,你也變健康了。 一項 2009 年的實驗發現,雷帕黴素可以將小鼠的壽命延長 9-14%;其他研究甚至發現,服用雷帕黴素的小鼠可以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病機率。 美國德州農工在 2023 年開始研究雷帕黴素對狗的影響,研究人員一共對 580 隻成犬進行雷帕黴素測試,目前研究還在進行中,尚未結束。不過初步結果發現,雷帕黴素確實能改善狗的心臟功能,且未發現明顯副作用。...
2 months ago • 1 min read
經營了一年的電子報,終於接到廠商贊助了! 本期電子報由 UPDF 贊助。 UPDF 這是一款功能極度強大的 PDF 軟體,我自己買了並使用一個多月,覺得相當實用,完全碾壓 Adobe Acrobat。 UPDF 的功能包含: 編輯 PDF PDF 格式轉換 高度客製化浮水印 PDF 轉心智圖 翻譯 PDF 還有大量功能,族繁不及備載。 如果你想更瞭解這款 PDF 軟體,歡迎閱讀我的 4,000 字使用心得。點擊下方圖片即可抵達我的網站閱讀全文。 (好康報你知📢在聖誕節期間購買終身版,還能免費獲得 PDF 密碼移除工具!下單後截圖寄至 [email protected] 即可領取) 一則好書精華:《方法總比問題多》2 個思考工具 偷花的故事 有個著名的植物園,每天都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參觀。植物園生意雖然好,但出現了一個問題:一些遊客總是趁管理員不注意時偷走一些花卉。 植物園為此立了告示牌,上面寫:「凡偷盜花木者,罰款 200 元。」但嚇阻效果不佳,遊客對此視而不見,繼續偷盜花木。植物園,始終無法解決花卉被偷走的問題。...
3 months ago • 1 min read
來到 2024 的最後一個月,祝大家年初許的夢想都能實現。 一則好書精華:如何升級你的筆記? 升級的意思是,在回顧數位或紙本筆記時,你可以一眼就看出重點、一眼就懂這則筆記在記錄什麼。 數位筆記軟體比如 Notion、Evernote、Obsidian 和 Heptabase 等等;紙本筆記就是筆記本。相信大家都用過這兩個。但是,我們常常寫完筆記後就丟在某個資料夾裡,沒再回顧過。 沒有回顧的原因很多,但大多是因為覺得麻煩、覺得耗費心力。久而久之,我們就遺忘了那則筆記,於是知識從我們腦中逐漸淡忘,導致智慧零增長。 這幾週我都在猛 K 與筆記學、筆記術相關的書,其中有一本書把「數位筆記」這個領域講的相當完整,且也把升級筆記的方法講解的相當詳細。這本書叫《打造第二大腦》,推薦給有在使用筆記軟體的朋友們。 這本書裡講的升級筆記方法,適用於數位筆記,也適用於紙本筆記。這個方法叫「累進式摘要」,主打輕鬆萃取重點,幫助你未來快速複習筆記。 累進式摘要 累進式摘要,不要求你一次就把重點給摘要好,也不要求你寫出什麼厲害的觀點,它只要求你分四次摘要,每次只花你一點點時間,完全不耗費心力。...
4 months ago • 1 min read
今天就來結束「長壽」這個主題~ 一則好書精華:延長壽命的科學方法 達成永生不死的方法大家都在找,尤其是有錢人們。 這群有錢人中,最令人注目的是甲骨文(Oracle)的創辦者 Larry Ellison,他的基金會已經投入數億美元研究老化;再來是 PayPal 的共同創辦人 Peter Thiel,已經投入數百萬美元在目標為解決老化問題的生技公司;最後是 Google 的共同創辦人 Larry Page,他創立 Calico(the Califonia Life Company,加州生命公司),聚焦於老化研究與延長壽命。 但目前都還沒有顯著的成果,人類還是突破不了「活超過 120 歲」這項限制,無法長生不老。這限制似乎是刻在人類基因裡,無法改變。 所以我們退而求其次,只求能延長壽命就好,70 歲延到 80 歲,80 歲延到 90 歲,90 歲延到 100 歲,足矣。 好消息是,延長壽命的科學方法目前已被找到,而方法都寫在最近天下雜誌出版的《超預期壽命》。 這本書,不談那種需要你花大錢、買狂技術才能長壽的方法。所以你不會在書裡看到什麼「換血逆齡」「海吃營養品」「雇 30...
4 months ago • 1 min read
Hi 這次電子報遲發了,本來上週五就該發出的。 因為整理「105 個投稿平台」這篇的資訊,花我太多時間和精力,所以今天才發信。這次也暫停一次好書精華,下次會再回歸。 又因為「105 個投稿平台」這篇的資訊量過於龐大,太多字(一萬字)、太多圖片和連結,所以我直接把內容寫成網站文章⬇️ 105 個台灣投稿平台大統整,各投稿平台主題、有無稿費一次看! (信裡若有太多連結和圖片會被誤認成廣告推銷信,會直接被送進你的垃圾郵件 XD 所以我才寫成網站文章) 如果你是創作者,或有在經營個人網站,那我很推薦你閱讀文章中的「新聞稿類投稿平台」。這些平台可以讓你免費借用新聞媒體的力量,幫助你吹捧自家內容、產品、服務,並獲得 do follow 反向連結。 在寄出這封信的前五分鐘,我又發現了兩個可投稿平台⬇️ 《Savoir 年代誌》,可以投稿與影視、音樂、書籍相關的文章,但不確定有無稿費。 《草根影響力新視野》,可以投稿與時事、政策、政治評論相關的文章,稿費一篇 400 元。 下次內容預告:如何說出/寫出吸引人的故事?我的說書短影音之紙上談兵...
5 months ago • 1 min read
最近大家都在問:你有搶到獵人卡包或演唱會門票嗎? XD 一則好書精華:長壽的瓶頸 人類費盡千辛萬苦想找出長壽的因子,但至今仍然碰壁、吃鱉。 端粒酶 上一期電子報提到,端粒長度與壽命長短有一定的相關性。 端粒愈長,能活的時間愈久;端粒愈短,離死亡愈近。而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,端粒長度就是會逐漸縮短,這是定則。 但科學家發現,人體除了有端粒之外,還有個神奇的物質叫「端粒酶(telomerase)」,它可以修復端粒長度,讓過短的端粒復原到原本長度。 不過研究發現,端粒酶只有在我們年輕時有活性。當我們老了,端粒酶就失去活性,無法復原端粒長度——人類,終究難逃一死。 與我們人類相反,世界上還真的有個物種的端粒酶不會失去活性,能達成真正意義上的長生不老。這個物種是——龍蝦 🦞 龍蝦這個動物實在是過於特殊,它的端粒酶不但不會失去活性,體內還含有大量端粒酶,這兩者的綜合效果,就是可以不斷修復和延長端粒,大大減緩衰老過程。 根據世界記錄,最長壽的龍蝦是 140 歲,但這隻龍蝦最後被送到美國某間海鮮餐廳給饕客吃掉了 XD 如果它沒被吃掉的話,是真的可以持續生長,達到永生。...
5 months ago • 1 min read
突然發現,今年的連假都是颱風給的 XD 但還是希望不要有颱風來啦。 一則好書精華:人類衰老死亡的真正原因 最近市面上出了一本新書叫《超預期壽命》,主要談人類如何做到延緩老化、健康地衰老。我還沒讀這本書,只是它讓我想到之前讀過的《規模的規律和秘密》。 《規模的規律和秘密》的作者 Geoffrey West,在書裡提到了「人類會衰老死亡」的原因。 這裡提到的死亡,並不是那種因為意外導致的死亡(例如被車撞、醫療環境差)。而是健康地活了 70、80 歲後,身體機能逐漸下降,最終衰老而死的死亡。 West 做了大量研究,他發現,導致死亡的真正原因是——血管磨損。更具體來說,是微血管磨損。 微血管磨損 微血管,是我們用來和細胞交換能量和資源的單元。如果微血管磨損到喪失輸血功能,那麼就會發生三件事: 細胞所需能量供應不足 組織修復能力下降 器官功能退化 持續下去的結局就是,死亡。 那麼微血管為什麼會磨損?因為我們的血液有黏滯性。也就是血液流體中的黏性阻力會造成微血管物理性的磨損,類似兩個實體物體互相碰撞、摩擦所產生的耗損,就像我們的鞋子穿久了會被磨平一樣。...
6 months ago • 1 min read
來到了 2024 最後一季,祝福大家在年前能完成年初許的願望! 一則好書精華:睡眠觀念大更新 《睡眠,你好》這本書雖然主要在談如何治好失眠,但裡面有談到一些最新的睡眠觀念,很值得我們關注。以下跟你分享 5 個睡眠觀念,破解你過往的睡眠迷思。 1. 一定要睡滿 8 小時嗎? 每天要睡滿 8 小時的觀念,其實是過度宣傳的結果。宣傳的機構,是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(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)。他們為了要讓每個人記住公共衛生宣導,所以才把「要睡多久」這件事簡化成睡 8 小時。 其實這個基金會認為,睡 5 到 11 小時之間的任何長度,對於成年人來說都「OK」。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,8 小時,其實就是 5 到 11 小時的平均。這裡的結論是,沒有一定要睡多久才是最健康的這個說法,它沒有一個確切數字,不是睡少於 8 小時就是不健康,也不是睡超過 8 小時就是懶散,端看你那天的身體需要多久的睡眠。 2. 睡前能運動嗎? 我們常常聽到醫生建議睡前不要運動,因為晚上會睡不著。但睡前不能運動這項建議其實已經被多項研究推翻了,晚上運動對睡眠其實無害。 2021 年的某個研究蒐集超過...
6 months ago • 1 min read